《黑龙江教育》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民国初期达斡尔族学校教育经费投入及管理探究

 
来源:黑龙江教育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14
 
国家兴旺和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紧密相联,教育发展水平体现一个国家发展的未来;教育也是对国家经济竞争力、民众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投资。而教育事业发展又是一项百年大计,自有其特殊的发展规律。在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中,所有的国家无一例外地走过了一条崎岖不平的道路。不论它们的发展道路如何,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社会和个人财力的不断投入和支持,教育发展所需要的校舍、教学设备、教师的人员开支、教师的培养与培训等,所有各项都离不开经费的持续投入。没有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不可能持续的,这已经被历史经验所证明。当今的世界强国无一例外也都是教育投入的大国。 美国2015年联邦政府用于教育的预算为686亿美元,最大额用于学前到中学教育阶段,政府平均为每个孩子支出教育经费10 010美元,位列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第五位[1];另据统计,目前中国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为42美元,美国为2 684美元。从人均GDP投入来看,中国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仅为人均GDP收入的0.8%,美国为6.10%,日本为4.28%,韩国为3.01%,俄罗斯为1.87%,巴西为2.29%[2]。可见,这个数字不仅可以让我们基本了解当前中国教育投入的基本情况,也由此可以对当代中国教育整体水平有冷静的认识。正因为如此,本文特别选取了在民国建立初期地处边疆地区的黑龙江嫩江县作为一个视角,从当时的历史档案中按图索骥,一方面了解当时教育事业的基本情况;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当地以达斡尔族学生为主的学校的教育经费投入的观察,可以观察当时的中国社会经济状况,自然也就可以了解到经费的投入对于当地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影响了。 一、民国初期嫩江达斡尔族学校教育经费投入的基本情况 民国初期的嫩江,诚如档案中所言“嫩江荒榛,甫启人口不过六万,民国二年,小学不过六处,学生只二百余人,且无女学”[3]。经过几年发展后,到民国七年,学校达到34所,学生数超过1 100百人。这些学校中,部分学校招收了达斡尔族学生,有的学校就设在达斡尔族聚居区,对于这些学校的经费投入基本上可以被看作是对于达斡尔族教育的投入。根据现存的档案记载,整体情况是“经费不裕,教员薪水微薄,各乡学校又距离较远”,可见情况不甚乐观。在嫩江视学报告中关于有达斡尔族学生学习的学校的经费情况提及:县立第一初等高等小学校,常年经费每年江钱一万九千三百五十三吊六百文;县立第二初等小学校即绥和学校,支经费钱一千六百五十四吊;县立第三初等小学,年支经费钱一千六百五十四吊;县立第四初等小学校即双峰学校,年支经费一千六百五十四吊;县立第十一初等小学校,年支经费一千二百八十吊,发给江钱四百八十吊为教员薪水;县立第三高等学校及附设国民学校(校址在塔溪乡),该校常年经费六千七百五十吊;县立第一国民学校,年支一千六百五十四吊[4]。 从统计数字中不难看出,各所涉及到的学校的经费投入水平整体较少,仅够维持最基本的教学开销。这些经费投入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的教育经费投入。宣统元年(1909年)嫩江府教育经费为3 864元。民国时期,公办学校最初由垧捐中拨给;1916年后,增加义务教育捐,各校经费由县劝学所拨付,当年拨付4 996元[5]。就当时的地方财力而言,也只能维持最低水平的标准,这也是由当时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落后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二、解决达斡尔族学校教育经费窘境的举措 为了更好地弥补当时学校教育经费不敷使用的困境,民国初期的嫩江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办法,力求一定程度上在发展教育事业、启迪民智上有所推进,主要采取了如下几种办法来应对经费短缺问题。 其一就是设立视学制度,严格教育经费的使用管理,力求把有限的教育经费发挥出最大的效益。视学员职责中主要包括了对于各校教育经费使用的监督和管理,把经费使用和达斡尔族学生升学率和学习成绩挂钩。在省视学胡玉衡视查主要以达斡尔族学生为主的布西学校时,谈及“如学生届毕业之期不能毕业,寻常视查学生仍不通习汉语,即将该教员分别惩处,以昭儆戒”[6];代理嫩江知事呈请给黑龙江道尹的视学呈文中又提及将学生根据学习成绩分成甲乙丙丁四级,“甲等酌给教员奖励金,丙等将教员分别记过撤换,每月仍由县视学随时考核,列榜通知”[7]357。视学员的工作事无巨细,职责明晰。“高等第一、第二女子学校房舍渗漏不堪,讲堂亦不甚合法,第一高等发给一千九百余吊,将房舍棹杌一切大加修理,添设学校园建筑木栅一道,并将讲堂另行裱糊,窗户亦另行安置,以通光线,嗣又两次续发五百余吊,以作苫房并修理土炕之用。女子学校置窗裱糊修炕等用亦开支九百余吊,工竣,均经委员验收在案。第二高等魏校长请领江钱一百五十吊修理校舍,甚不实在,且诸多贻误,已经撤换示惩。夏间省视学来县视察,复经多方指示,遵照督令逐一改良,以期渐有起色”[7]358。这段档案内容记载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视学员的主要工作职责,以及完成任务的情况。从一个视角让我们看到了当时教育经费力求物尽其用和严格管理的情况。 在教育经费捉襟见肘的困境下,还尽可能创造条件改善教师的收入水平,而不是单纯地减少经费投入。在1928年布西设治局治员金纯德呈送给省教育厅的关于追加学费收支预算书中提及“担任教育职者多系清贫之士,值此钱毛物贵,每致入难敷出,率多改就他途。教材因已缺乏,学务又焉望起色?若非酌为更定,殊不足以资整顿而策进行。当经本厅将原定办理地方教育人员薪俸标准酌为更正,呈请省长公署核示”[8]。可见,当时地方政府对于教育工作还是相当重视的。 其二就是广开教育经费的来源。在当时“嫩江地瘠民贫,甲于他处,学款之艰亦为各县所未有,历任一再亏累,致学务日趋于腐败。知事四月间到任,体察情形,当督同劝学所长邀集绅民,开学务会议,讨论办法,谓学款收入太少,乡学补助过多”[7]356。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开辟财源。除了主要学校经费由地方政府承担外,其他主要举措有划定学田地,以学田收入作为补充教育经费不足的手段。1913年嫩江视学报告中提到“知事去岁到任后,将荒价附加每垧银一钱做为学款”;在1916年呈请的额定学田报告中提到“学田在刚字段内,划留官荒四千二百八十五垧七亩一分五厘七,扣实地三千垧,绘具草图,咨送查照等。因本局当查划留学田除额定三千垧外,计多拨一千二百八十五垧七亩一分五厘”[9]95。在1925年省教育厅下发给布西设治局公文中,提到“奉此查学田学林关系教育基金,迭经本厅今饬设法垦开田,并将垦殖办法报厅”[10]。与此同时,在1928年报送给省教育厅的呈文中还提到“布西设治虽经数载而地面仍未甚发达,推厥原因,盖以荒户到段无几,土著旗民复日就衰微,以致学费奇绌,恒苦入不敷出。若遵令还按薪俸标准支配,更属无法筹措。第以学务为地方要政,仍不得不万分困难中设法增筹,俾资稍加整顿。兹拟由已裁实业费项下,将排水船捐酌为拨归,并将牛马头及熟地捐每头垧加三分,计共增大洋一千零六十八元,以之分别支配虽未能与薪俸标准相符,尚足维持目前”[9]818-819。由此可见,在民国初期相当一段时间内,开垦荒地,增加各种税收名目是当时作为补足教育经费不足的一种普遍做法。除此之外,在严重缺乏工业基础的边疆地区也确实没有其他更好的解决教育经费短缺的好办法。 其三就是合理规划学校和班级规模,分级给付不等的经费额度;教师根据教学成绩分别计酬。在民国初期,随着近代思想的不断涌入,近代的学校数量大幅度增加,即使是经济发展水平不甚发达的东北边境地区亦是如此。前面提及民国初期嫩江县学校数量增加情况,随着学校数量的不断增加,支出必然随之增加,导致学校经费日渐紧张。为了缓解这一紧张的发展态势,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迫不得已采取了合并学校、班级分类等举措,意图通过此种方式降低支出数量。关于此种做法,留存的档案资料中亦有相应的记载。“初等小学有毕业学生升入高等在一级以上,该校教员又任职在三年以上,应准开具事实,将该教员详由本公署酌核给奖。但毕业升学须将应习教科授毕,能以汉文、汉语答述者为限。如学生届毕业之期不能毕业,寻常视查学生仍不通习汉语,即将该教员分别惩处,以昭儆戒”[6]2-3。在1917年代理嫩江知事朱福庚向黑龙江道尹呈送的学务的报告中提及“开源不若节流,务多不如求实。整顿之法宜先缩小开支,将官立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国民学校公费停止,与其他国民小学一律发给补助费,每月可节省一千余吊。其劝学所、女子学校详加酌减以期款不虚糜”[7]356。 为把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的效应,学务报告中对班级学生名额做出明确要求,提到“现拟各乡小学学额以招足四十人为甲等,三十人以上为乙等,二十人以上为丙等。甲等月补助六十吊,乙等月补助四十吊,丙等不给补助费。所授各科以全体能解者为甲等,三分之二者为乙等,三分之一者为丙等。学生肄业,全体无缺席者为甲等,缺席至三分之一者为乙等,缺席至半数者为丙等。以上两项甲等酌给教员奖励金,丙等将教员分别记过撤换。每月仍由县视学随时考核列榜”[7]357。这个记载较为完整地反映了当时根据学额、成绩、毕业生数量来考核学校、教师,以及经费拨付和奖惩办法。 当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尽最大可能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追加预算额度。在向省教育厅呈送1928年的预算时,就急迫地提出“本厅原定办理地方教育人员薪俸标准系以江大洋为本位,为数本不甚多,迨经更定改按六成折发。法价大洋数目更形廉薄……本厅将原定办理地方教育人员薪俸标准酌为更正,请省长公署核示……十七年度起,各属于编送预算时各自斟酌财力,将办学人员薪金按照此次规定标准酌为增加,以资维持”[9]818。 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内容介绍,我们对民国初期有关嫩江地方对于教育经费的投入、使用、管理等有了基本的了解。这些涉及学校经费投入的问题既关乎当时全县各级学校的发展和民智的启迪,自然也对各个学校中的达斡尔族学生的教育普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发展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是一项艰巨而又长远的系统工程。本文所介绍的只是这个问题的一个侧面,期待能有助于对嫩江达斡尔族发展历程的认识。 国家兴旺和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紧密相联,教育发展水平体现一个国家发展的未来;教育也是对国家经济竞争力、民众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投资。而教育事业发展又是一项百年大计,自有其特殊的发展规律。在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中,所有的国家无一例外地走过了一条崎岖不平的道路。不论它们的发展道路如何,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社会和个人财力的不断投入和支持,教育发展所需要的校舍、教学设备、教师的人员开支、教师的培养与培训等,所有各项都离不开经费的持续投入。没有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不可能持续的,这已经被历史经验所证明。当今的世界强国无一例外也都是教育投入的大国。 美国2015年联邦政府用于教育的预算为686亿美元,最大额用于学前到中学教育阶段,政府平均为每个孩子支出教育经费10 010美元,位列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第五位[1];另据统计,目前中国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为42美元,美国为2 684美元。从人均GDP投入来看,中国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仅为人均GDP收入的0.8%,美国为6.10%,日本为4.28%,韩国为3.01%,俄罗斯为1.87%,巴西为2.29%[2]。可见,这个数字不仅可以让我们基本了解当前中国教育投入的基本情况,也由此可以对当代中国教育整体水平有冷静的认识。正因为如此,本文特别选取了在民国建立初期地处边疆地区的黑龙江嫩江县作为一个视角,从当时的历史档案中按图索骥,一方面了解当时教育事业的基本情况;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当地以达斡尔族学生为主的学校的教育经费投入的观察,可以观察当时的中国社会经济状况,自然也就可以了解到经费的投入对于当地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影响了。 一、民国初期嫩江达斡尔族学校教育经费投入的基本情况 民国初期的嫩江,诚如档案中所言“嫩江荒榛,甫启人口不过六万,民国二年,小学不过六处,学生只二百余人,且无女学”[3]。经过几年发展后,到民国七年,学校达到34所,学生数超过1 100百人。这些学校中,部分学校招收了达斡尔族学生,有的学校就设在达斡尔族聚居区,对于这些学校的经费投入基本上可以被看作是对于达斡尔族教育的投入。根据现存的档案记载,整体情况是“经费不裕,教员薪水微薄,各乡学校又距离较远”,可见情况不甚乐观。在嫩江视学报告中关于有达斡尔族学生学习的学校的经费情况提及:县立第一初等高等小学校,常年经费每年江钱一万九千三百五十三吊六百文;县立第二初等小学校即绥和学校,支经费钱一千六百五十四吊;县立第三初等小学,年支经费钱一千六百五十四吊;县立第四初等小学校即双峰学校,年支经费一千六百五十四吊;县立第十一初等小学校,年支经费一千二百八十吊,发给江钱四百八十吊为教员薪水;县立第三高等学校及附设国民学校(校址在塔溪乡),该校常年经费六千七百五十吊;县立第一国民学校,年支一千六百五十四吊[4]。 从统计数字中不难看出,各所涉及到的学校的经费投入水平整体较少,仅够维持最基本的教学开销。这些经费投入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的教育经费投入。宣统元年(1909年)嫩江府教育经费为3 864元。民国时期,公办学校最初由垧捐中拨给;1916年后,增加义务教育捐,各校经费由县劝学所拨付,当年拨付4 996元[5]。就当时的地方财力而言,也只能维持最低水平的标准,这也是由当时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落后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二、解决达斡尔族学校教育经费窘境的举措 为了更好地弥补当时学校教育经费不敷使用的困境,民国初期的嫩江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办法,力求一定程度上在发展教育事业、启迪民智上有所推进,主要采取了如下几种办法来应对经费短缺问题。 其一就是设立视学制度,严格教育经费的使用管理,力求把有限的教育经费发挥出最大的效益。视学员职责中主要包括了对于各校教育经费使用的监督和管理,把经费使用和达斡尔族学生升学率和学习成绩挂钩。在省视学胡玉衡视查主要以达斡尔族学生为主的布西学校时,谈及“如学生届毕业之期不能毕业,寻常视查学生仍不通习汉语,即将该教员分别惩处,以昭儆戒”[6];代理嫩江知事呈请给黑龙江道尹的视学呈文中又提及将学生根据学习成绩分成甲乙丙丁四级,“甲等酌给教员奖励金,丙等将教员分别记过撤换,每月仍由县视学随时考核,列榜通知”[7]357。视学员的工作事无巨细,职责明晰。“高等第一、第二女子学校房舍渗漏不堪,讲堂亦不甚合法,第一高等发给一千九百余吊,将房舍棹杌一切大加修理,添设学校园建筑木栅一道,并将讲堂另行裱糊,窗户亦另行安置,以通光线,嗣又两次续发五百余吊,以作苫房并修理土炕之用。女子学校置窗裱糊修炕等用亦开支九百余吊,工竣,均经委员验收在案。第二高等魏校长请领江钱一百五十吊修理校舍,甚不实在,且诸多贻误,已经撤换示惩。夏间省视学来县视察,复经多方指示,遵照督令逐一改良,以期渐有起色”[7]358。这段档案内容记载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视学员的主要工作职责,以及完成任务的情况。从一个视角让我们看到了当时教育经费力求物尽其用和严格管理的情况。 在教育经费捉襟见肘的困境下,还尽可能创造条件改善教师的收入水平,而不是单纯地减少经费投入。在1928年布西设治局治员金纯德呈送给省教育厅的关于追加学费收支预算书中提及“担任教育职者多系清贫之士,值此钱毛物贵,每致入难敷出,率多改就他途。教材因已缺乏,学务又焉望起色?若非酌为更定,殊不足以资整顿而策进行。当经本厅将原定办理地方教育人员薪俸标准酌为更正,呈请省长公署核示”[8]。可见,当时地方政府对于教育工作还是相当重视的。 其二就是广开教育经费的来源。在当时“嫩江地瘠民贫,甲于他处,学款之艰亦为各县所未有,历任一再亏累,致学务日趋于腐败。知事四月间到任,体察情形,当督同劝学所长邀集绅民,开学务会议,讨论办法,谓学款收入太少,乡学补助过多”[7]356。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开辟财源。除了主要学校经费由地方政府承担外,其他主要举措有划定学田地,以学田收入作为补充教育经费不足的手段。1913年嫩江视学报告中提到“知事去岁到任后,将荒价附加每垧银一钱做为学款”;在1916年呈请的额定学田报告中提到“学田在刚字段内,划留官荒四千二百八十五垧七亩一分五厘七,扣实地三千垧,绘具草图,咨送查照等。因本局当查划留学田除额定三千垧外,计多拨一千二百八十五垧七亩一分五厘”[9]95。在1925年省教育厅下发给布西设治局公文中,提到“奉此查学田学林关系教育基金,迭经本厅今饬设法垦开田,并将垦殖办法报厅”[10]。与此同时,在1928年报送给省教育厅的呈文中还提到“布西设治虽经数载而地面仍未甚发达,推厥原因,盖以荒户到段无几,土著旗民复日就衰微,以致学费奇绌,恒苦入不敷出。若遵令还按薪俸标准支配,更属无法筹措。第以学务为地方要政,仍不得不万分困难中设法增筹,俾资稍加整顿。兹拟由已裁实业费项下,将排水船捐酌为拨归,并将牛马头及熟地捐每头垧加三分,计共增大洋一千零六十八元,以之分别支配虽未能与薪俸标准相符,尚足维持目前”[9]818-819。由此可见,在民国初期相当一段时间内,开垦荒地,增加各种税收名目是当时作为补足教育经费不足的一种普遍做法。除此之外,在严重缺乏工业基础的边疆地区也确实没有其他更好的解决教育经费短缺的好办法。 其三就是合理规划学校和班级规模,分级给付不等的经费额度;教师根据教学成绩分别计酬。在民国初期,随着近代思想的不断涌入,近代的学校数量大幅度增加,即使是经济发展水平不甚发达的东北边境地区亦是如此。前面提及民国初期嫩江县学校数量增加情况,随着学校数量的不断增加,支出必然随之增加,导致学校经费日渐紧张。为了缓解这一紧张的发展态势,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迫不得已采取了合并学校、班级分类等举措,意图通过此种方式降低支出数量。关于此种做法,留存的档案资料中亦有相应的记载。“初等小学有毕业学生升入高等在一级以上,该校教员又任职在三年以上,应准开具事实,将该教员详由本公署酌核给奖。但毕业升学须将应习教科授毕,能以汉文、汉语答述者为限。如学生届毕业之期不能毕业,寻常视查学生仍不通习汉语,即将该教员分别惩处,以昭儆戒”[6]2-3。在1917年代理嫩江知事朱福庚向黑龙江道尹呈送的学务的报告中提及“开源不若节流,务多不如求实。整顿之法宜先缩小开支,将官立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国民学校公费停止,与其他国民小学一律发给补助费,每月可节省一千余吊。其劝学所、女子学校详加酌减以期款不虚糜”[7]356。 为把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的效应,学务报告中对班级学生名额做出明确要求,提到“现拟各乡小学学额以招足四十人为甲等,三十人以上为乙等,二十人以上为丙等。甲等月补助六十吊,乙等月补助四十吊,丙等不给补助费。所授各科以全体能解者为甲等,三分之二者为乙等,三分之一者为丙等。学生肄业,全体无缺席者为甲等,缺席至三分之一者为乙等,缺席至半数者为丙等。以上两项甲等酌给教员奖励金,丙等将教员分别记过撤换。每月仍由县视学随时考核列榜”[7]357。这个记载较为完整地反映了当时根据学额、成绩、毕业生数量来考核学校、教师,以及经费拨付和奖惩办法。 当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尽最大可能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追加预算额度。在向省教育厅呈送1928年的预算时,就急迫地提出“本厅原定办理地方教育人员薪俸标准系以江大洋为本位,为数本不甚多,迨经更定改按六成折发。法价大洋数目更形廉薄……本厅将原定办理地方教育人员薪俸标准酌为更正,请省长公署核示……十七年度起,各属于编送预算时各自斟酌财力,将办学人员薪金按照此次规定标准酌为增加,以资维持”[9]818。 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内容介绍,我们对民国初期有关嫩江地方对于教育经费的投入、使用、管理等有了基本的了解。这些涉及学校经费投入的问题既关乎当时全县各级学校的发展和民智的启迪,自然也对各个学校中的达斡尔族学生的教育普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发展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是一项艰巨而又长远的系统工程。本文所介绍的只是这个问题的一个侧面,期待能有助于对嫩江达斡尔族发展历程的认识。

文章来源:黑龙江教育 网址: http://hljjy.400nongye.com/lunwen/itemid-1787.shtml


上一篇: 向琐事要智慧
下一篇: 经济体制改革论文_小镇里走出的百亿产业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黑龙江教育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